记录一下我从开始玩随身WIFI,各种玩机,不断更换设备,到稳定使用,到机缘巧合实现双不限下车的历程。
最开始,那段时间经常在B站的“极客DIY”区刷到那种说十元搭建Minecraft服务器的视频、十元搭建网站服务器的视频啥的,那时候《羊了个羊》爆火,很多人也用十元搭建Web服务器运行《羊了个羊》的Web仿作页面。我看了一些这类视频,发现他们都是买的那种后来被我们称为“棒子”的插USB那种不带电池的随身WIFI,一开始我不以为然,后来我看了一个叫做“Gray研究日常”的UP主发的关于刷安卓、锁频、刷linux等操作的视频,但这并不是我入坑的根本原因。我看视频介绍里还有粉丝群我就寻思进去看看有什么好的玩法,进群以后我就开始跟大家交流,并在群文件找到一些神奇的东西,跟免流相关的(当然其实不太好使,不要违法)。当时我就是对这种操作的原理啥的比较感兴趣(因为小时候腾讯大王卡期间在葫芦侠等社区就经常看见),于是从群友分享的链接,花了十块钱上车,又从拼多多买了风扇,自己用烙铁改装上,开始了第一个随身WIFI。当时我是跟群里买的山东电信卡,网速其实不太行,尽管锁频了还是1M(8-10mbps)左右的网速。
网速刚好可以维持流畅刷抖音或者配合刷课脚本刷刷网课啥的,但是下载大文件,或者打打游戏啥的就不行了。假期去松原一趟,一个人在宾馆的屋子里面放视频用这个,风扇的声音都压过视频的声音了,而且开着晚上几乎没办法睡觉。当时正好是大二学期开学,我就拿过去了,平时挂在寝室里,拿了一个充电宝,一端连电源,一端插这个,主要为了应对晚上寝室断电。再后来我又买了个棒子改装好,刷的linux,用docker跑青龙脚本,搞了个usb口一转二,挂在我寝室里面像一串樱桃。除了噪音,还有一点就是我想去哪有无限网络都需要带个充电宝,虽然当时在渤海大学有校园网(网速跟这个差不多),有时候我还拿出去,现在想确实没必要。
后来我发现,其实风扇没必要同源的,自己接个5v2a的usb线改一个风扇也可以,这样开关更灵活,不过群里大家都用的是温控开关方案,当时我在学校没有电烙铁,所以只能出此下策,不过还是挺有用的。然后说一下这个风扇(噪音)的必要性,这个棒子可能设计的就是间歇性使用,我们这些玩机的都使劲用网,从而会导致高温,高温的结果就是网络断流和重启。况且我们还刷机了,有的还用linux跑服务。总之就是老老实实不刷机的情况下,搞一根软线,放在包里也能用,我们不太老实。正常买来是商家的内置esim,我们为了换成自己的卡就要拆开,拆开看见是高通芯片(有的是其他,不过也可以刷),就想到可以刷(网上有系统文件和教程)可以刷我们就装上了安卓或者debian(linux发行版),一看还有点性能和空间就开始搞事情...
后来发现群里有当服务器用的、有跑青龙的(我就是),甚至还有跑网心云的,更离谱的是嘉立创还有人做拓展版,咸鱼上还有人卖成本,把小小一个棒子变成一个大盒子了。过年回家发现我姥爷家没有网,其实我一直想弄一个给我姥爷,但是这个东西一个是时不时就会出现问题,而且不太稳定,噪音还大,还是算了。
再后来,我发现我们群里有个人是卡片商,就是现在我一直在用的“烨霖卡”(不过不是我最终下车的)卡商,初始的时候给我们的套餐十分优惠,我是从第一批03系列黑卡开始入的坑。他们推出了一系列“设备卡”,就是这种卡只能插在随身WIFI里面或者其他那种IOT设备里面,但是万万不能插手机(不知道为什么),反正当时有人插手机了导致我们集体换卡,并且插手机的人也引来了大家一片骂声,现在换到了“032卡”。他们每个系列的卡不会一直卖,就比如“03卡”早已绝版,当时咸鱼上甚至炒到几百块一张,这个资费能达到1元10G,且用完了无限叠加购买。我试了一下感觉不错,就买的99年套餐。可是我用年套餐的时候其实来了一波背刺,当时我把这个卡商推荐给一个朋友,当时他们推出了1元20G的卡,我也买了,但是一直在用我的年套餐,过期了再看那张卡发现已经被销号(也下架了),我只能继续用我032卡的99年套餐了。
还有一件事,当时就是有IOT设备生产商可以申请4G模块的小样,我当时申请下来了,也在网上找到了方案,但是当时我在学校里面,因为疫情发货到不了这里,就是一直待发货,结果就是一直没放开,东西也没拿到,就这样没了。还有群里的一些10元、5元的机会我也没放过,手上后来有四五个棒子。
再后来去大连实习(学习)期间之前,我感觉插充电宝这种还是不行,还是在Gray群里,发现有一种叫漫游超人的设备,群主说这种是洋垃圾,支持频段特备多,还支持锁频等等,而且性能比棒子强很多,于是我花了60元入手了一个,用着还是不错的,也不用改散热,配合卡还是不错的,就是有时候有点烫大腿,不过网络挺稳定的。当时我为了方便micro usb口还搞个磁吸接口。
这样用了一段时间之后,我进了烨霖的售后群,我发现其实大家用的设备其实五花八门,但是归因于如果把自己的方案发网上容易引起设备大规模涨价,是一种不太好的开端(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分享),之后我在群里旁敲侧击,发现有一款华为出口到日本的随身WIFI设备,简称W06,这个性能更强,而且支持锁频,问题更少,发热也少。还有人称他为4G天花板。
这台设备非常好,从大连实习(学习)、到北京工作、去香河自在城考研、再到回大连上学我都在用这台设备。在大连实习期间我直接当随身WiFi带。在北京的时候一开始我放家里插着电当CPE用,我嫌网速慢,后来搞了个二手泡水5G手机,办了张正规5G卡放在家里提供网络,W06带身上。之后在香河考研的时候,因为长期不出门,天天插在家里,我看后盖有点鼓包,我以为就是那个形状。再后来去大连的时候拆开看了,发现鼓包了。这就是带电池设备的弊端,虽然用两年多了,插着电的时间太长了,电池鼓包那就是安全隐患。
这期间,随身WIFI有时候忘充电或者临时没信号,紧急需要付钱那种时候,总是需要开一下自己卡的流量,而我手机卡流量的规则是每天1元1G,用完自动开下一个,次日过期。虽然我买了支付宝的“双V会员”,就是那种攒流量换流量那种,而且每个月领点公交地铁券就能回本那种,有时候也难免会花上一块钱,这就很难受。也就是我想这个问题这时候,群里有人在讨论其他可能有欺骗性那种卡商,比如虚标限速啥的,说有的一块钱可以插手机的,10G流量好像,我感觉这个行啊,虽然流量有可能是假的,但是有就行,这么便宜可以帮我省很多个一块钱,于是我就买了,插在自己主力机了,我买的是4G卡,发现竟然是5G网络,然后卡商那边说有的地方就这样,是福利...然后他们公众号被封,我的余额也没了...
再后来,我偶得一张双不限,资费也是非常可以,我就先放在家插在当时我买的5G泡水机器(搬家搬碎了)里面当网络源,并且用这个双不限还跑了跑网心云,每天能跑个电费。不幸的是,一个是长期插电,电池也鼓包了。一个是高温网速差,延迟巨高,屏幕都热的开胶脱落了。然后搬屋的时候屏幕还摔坏了。
总之,我的结论就是,长期放在家里的设备不要选那种带电池的,出门经常充放的再选那种电池设备,这也就是很多随身WIFI设计的思路。难怪很多市面上的WIFI都没给电池哈,都是自己插充电宝或者充钱器的,一方面减少成本,一方面增加安全性,一举两得。
后来我还买了比较火热的华为库存5G手机壳的改好的版本,这个其实稳定性不太好,能用是能用,对信号要求太高了,同时支持4G和5G,算是最便宜的5G CPE设备了。玩路由器的事情就不在这里说了。
我现在的方案是,家里放可以插卡的4G棒子,手机副卡插5G双不限出门,这样我到哪都能实现有网,有高速网。家里的脚本和服务器也能正常联网。同时我没有取消订阅双V会员,主要是领一下公交地铁券和网盘会员啥的太划算了,时不时还能领一点流量啥的。
棒子刷机资料:Github
更新于2025年9月20日